转载自原作者:胜禾科技-陈汉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检验检疫彻底迎来了新生。业务量逐渐得到了恢复,机构开始不断扩大,各地中外商私营公证检验机构也被取消,公证检验鉴定业务统一由商品检验局办理,完全收回了检验主权,检疫工作也彻底摆脱了外国人的控制,走向稳步发展的轨道。
1955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建立计量局。
1960年开始,各地检验检疫机构陆续下放,实行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成为各级外贸和卫生主管部门的组成部分。
1964年,602计量站(现为广电计量)成立,开始计量检定工作。
1965年,对外植物检疫工作由商品检验部门移交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一些重要的国境口岸设立了动植物检疫所,负责口岸动植物检疫工作,同样以地方领导为主。
1978年,我国重新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了解到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
1980年,原国家标准局和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共同派员组团参加国际实验室认可大会(ILAC),国际认可活动在我国开始出现萌芽。
1980年,中国商品检验公司(CCIC)成立,是国家商品检验局指定的实施进出口商品检验和鉴定机构。
1981年,我国加入国际电子元器件认证组织并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产品认证机构——中国电子元器件认证委员会,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借鉴国外认证制度的开始。
1982年,耗资10亿元人民币建立了国家质检中心,以承担政府对产(商)品的质量监管功能。
1985年,我国开始推行实验室认可制度。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1987年,国务院发布《计量法实施细则》。
1987年,在管理体系认证领域,我国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参考ISO9000系列标准,于1988年制定发布了GB/T103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并授权中国质量协会等机构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贯标试点。
1987年,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成立,进军商品检验和鉴定。
198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198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1989年,Intertek天祥在中国深圳正式设立合资公司(深圳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技术监督局合作,成为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国际商业检验机构。
1990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1991年,国务院第83号令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的质量认证工作由试点起步进入了全面规范的新阶段。
1991年,SGS和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共同成立合资—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CSTC),推动我国标准化工作开始向产品安全和卫生、环境保护、服务业、企业管理和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扩展。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按照等同采用的原则发布了GB/T19000质理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贯彻。
199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管理认可办法》。
199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1993年,法国BV必维集团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于2001年,法利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ureau Veritas)在上海的全资子公司正式成立。
1994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相继成立了中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CRBA)、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和中国产品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P),开展国内市场的认可工作;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继成立了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CNAB)、中国进出口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CIBLAC),开展进出口领域的认可工作。
1995年,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成立。是全国质量检验机构及质量检验工作者和全国质量监督工作者组织的质量检验行业组织和质量专业社团机构,现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原业务主管部门为原国家质检总局)。
1995年,德国TUV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6年,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发布后,我国将其等同转化为国标GB/T24001-1996。
1997年,成立了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负责统一指导和管理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宣传、实施和推广工作,实施了5个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1998年,为了改变“三检—商检、动植检、卫检”各成系统、机构林立、职能重叠、效率低下等现状,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外经贸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对原有的检验检疫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将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卫生部卫生检疫局和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合并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直属、分支检验检疫局也于1999年完成了改革。
1998年,德国TUV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9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参照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要求,发布了《职业健康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并在安全生产领域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2001年,国家认监委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检验检测认证事业发展进入统一管理和监管的新阶段。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认可制度,实施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加强了认证认可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成立了认证认可行业自律组织。
2001年,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中国加入WTO有关协议的精神,国务院决定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总局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量总局),出入境检验检疫事业最终迎来了飞速发展的绝佳历史机遇。
2001年,我国已制定国家标准19744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279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16952项。在已制定的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8621项,采标率为43.7%。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16745项,有6300项被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转化率为38%。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成果,为我国认证认可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国认可工作起步和检测认证工作全面推行阶段。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修改进一步明确,列入国家规定的进出口商品检验目录的商品,由商检机构实施检验检测;经国家商检部门许可的检验检测机构,可以接受对外贸易关系或国外检验检测机构的委托,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
2003年,美国UL公司(简称UL)在中国投资的合资公司正式成立。
自1992年起,首批台湾及港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如信华、STC标检、CMA、经续、信宝、宜特、闳康等机构在华相继成立,并正式进军中国检验检测认证市场。
自2000年起,首批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如信测、安姆特、谱尼、华测、挪亚、中鼎、倍科、华安、倍通、奥来国信、中安广源、建准等机构相继成立。
行业内未来将涌现一批地域覆盖范围广、检测项目多的综合性大型企业。地域覆盖广、检测资质多是大型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发展的可取之路。从国外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历程看,检验检测服务业的大型机构均已发展成为地域覆盖广的跨国企业、检测范围齐全的综合性检测企业。目前,我国的大型检验检测服务机构未来将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拓宽自己的地域范围、检测范围,且国家政策也支持国内大型检验检测服务机构通过该类途径做大、做强,打造民族品牌。同样也正通过投资参股、控股其他公司等形式,加快地域、细分行业布局,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强公司竞争力。